紐轉乾坤1425 紐西蘭人引以為傲的「8毫米鐵絲」精神,意指用最普通的農場圍欄上一根鐵絲,就可製作衣架甚至啟動熄火的拖拉機。 紐西蘭人在美食方面亦然,就地取材,既恪守傳統,又廣採天下美味,外為紐用,不拘一格。 英國人初履斯土,這里只有毛利人的hangi獨沽一味。初民拓植,艱辛茹苦,除卻複製英倫家鄉傳統食品炸魚薯條,餘者如英人視為貴族美食的烤鵝,則苦於在地無食材可取,不能一解鄉愁。 於是有思鄉情切之人在十九世紀末,自創紐西蘭第一道美食:「殖民鵝」(Colonial goose)。 有趣的是此菜名中雖然有「鵝」,卻是一種用麵粉、羊油和大量培根外加香草填充的烤羊腿。它作為原鄉英國菜的替代品很受歡迎,在紐西蘭一些地方舉行的仲冬慶典,很多餐館還推出「殖民鵝」饗客,讓傳統的紐西蘭人懷古思幽。 據說一份正宗的「殖民鵝」足以餵飽十二名壯漢。 紐西蘭美食應該是從這道菜發軔的。 美食作家大衛.伯頓如此描述紐西蘭美術史: 「一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紐西蘭人的晚餐還是一塊肉、一攤薯泥和一堆煮成灰白色的椰菜。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大蕭條和戰時配給,讓很多人留下飲食單調、缺乏色彩甚至庸俗的味蕾記憶。 廉價航空出現後紐人出行全球各地,初嘗萬國口味。加上二戰後一批歐洲猶太精英抵紐,向紐西蘭人展現了中產階級優雅的飲食文化,包括真正的咖啡与薩拉米香腸、芝士蛋糕,以及風行至今的匈牙利燉牛肉。 中國餐館從淘金時代就存在了,一直到二戰之前幾乎只有東方面孔出入。上世紀五十年代第一批富有冒險精神的本地人,才敢於嘗試餛飩、炒麵、炒飯,還有所謂「招牌菜」雜碎。刻板的印象經過幾十年後才徹底改變。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瑞士火鍋風靡一時,也帶拏香港的火鍋製造商發了一筆小財。 美式速食家鄉雞、麥當勞在七十年代陸續進入,對在地飲食業帶來衝擊。而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後,紐西蘭失去農業出口優勢,這一歷史轉折自此成為紐西蘭人建立自身獨立價值觀和文化的推動力,紐西蘭美食逐步擺脫英式老派的陳腐,開始自成一派。 而八十年代紐西蘭婦女進入勞動市場,導致很多不想輪流做飯的夫婦外食,㕚受到英澳美飲食繁榮影響,八十年代曾是紐西蘭美食成熟的十年。 九十年代地中海、中東美食興起,斐濟政變后流入的印度移民、港台華人移民帶來的印度餐与中餐崛起,一洗陳腔,廣有口碑。 隨著紐西蘭漁業知名度的提高,令紐西蘭人注意到自己擁有的珍貴食材海鮮,魚蝦貝類的入饌,反映出紐西蘭人遠離歐美更廣泛的文化視野。」 到了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本土元素進入紐西蘭美食,但是紐西蘭人聰明開放的個性,令他們更敏銳地擷取歐美澳洲、南北美、地中海、亞洲和南太諸島的美食精萃,將其熔於一爐,揉合調和,似乎正在形成紐西蘭特有的環太平洋大都市美食文化。 奧克蘭在2023年被紐約時報評選為世界文化之都。在50國之中名列第5。其中奧克蘭的被視為頂級餐飲目的地。 假若說「殖民鵝」是英國人從英倫三島嫁接過來的,那麼紐西蘭人用了幾十年探求研究發展出來的割烹之道,就是天下多元美食文化「異花授粉」結出的碩果。 紐西蘭許多食肆都位於湖濱海邊,有的乾脆建在葡萄園和農莊里,進餐環境休閑而優雅。這里的食材來自世界上最好的農莊与牧場,來自最純淨的空氣、土壤与水。未下鍋或進烤箱之前十分新鮮,烹調之後吃到嘴里也散發著大自然的清甜。 世界名菜到了這里,只要採用在地食材,就會別具一番風味,任何大廚在別的地域難以复製調配。 不久前到里士滿路的洛坎塔(Lokanta)小酒館吃晚餐,外表平庸無奇又窄小的一間老房子,室內飾以照片墻和簡單的愛琴海藝術品。Lokanta其名意為「土耳其當地小酒館」。上來的卻是希臘式燉羊腿。初嘗一小口,味道淡淡但摻有薄荷香草氣味,它來得很慢,很軟。不過後勁十足,一波逐一波漸漸加強,豐富而有深度地震撼我的味蕾。但是,其中最突出也最難忘的,仍然是紐西蘭草飼羊那股異國料理無法蓋過的鮮甜嫩滑。 洛坎塔的店主由兩位本地姑娘嫁給兩位土耳其人的兩個小家庭組成。他們在小廚房里烹制的是土耳其家庭日常食物,以前在故國家鄉吃什麼就煮什麼。也不排斥愛琴海彼岸的死對頭希臘,那里有什麼好吃的,也拿過來煮,不分甚麼彼此。 只追求讓菜肴看起來和吃起來,都象是來自美麗紐西蘭的大海与田野,來自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質樸淳厚的人情。 也許,這就是紐西蘭美食的真味道?! (或有人覺得紐西蘭沒有美食,這可能是這些朋友沒有讀過一位美食家安妮.沙佩羅的一段話:「享受食物的樂趣是實現充實生活的一個普通但非凡的步驟。但我們滋養我們的身體。為什麼不同時滋養我們的靈魂呢?」美食是文化,更是一種藝術。須要跋山涉水、穿街過巷去尋找和欣賞細品,這是一種感官与心靈复雜美好又醉人的體驗。既然沒有去尋找過、品嘗過、體驗過,憑甚麼斷言紐西蘭美食不存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