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球员张子宇(右)
籃球是「高人」的運動,上場的運動員越來越高。以前的高人沒幾年就變成了矮人。競爭与淘汱都很激烈。
1962年我十六歲,身高1米93,在當時已算是「高人」。因為在1961年中國男子籃球國家隊平均身高只有1米91。我成為幾個專業隊爭搶的目標。
我在二沙頭廣東省隊集訓時,男籃最高的是2米06的大焦,山東人。周日休息,他在廣州無親無故,便隨我回家。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被數百好奇的市民圍觀,我倆經過東湖公園時,還有人因為顧著看他失足落水。
因為遺傳緣故我繼承了母親家族那邊的傑克.倫敦式下巴,廣州軍區體工隊的教練擔心我有「巨人症」,特別檢查我的手腳看看有沒有「肢端肥大」。見我十指尖尖,忍不住笑著說:「你怎麼會有彈鋼琴的手?」我立刻就入隊了。
後來我去了武漢軍區體工隊,身高只排第八,「高人」就成了「矮人」。
經過很短期的高強度訓練,我的彈跳力大大提昇,可以輕鬆雙手灌籃,據說當時全國男子籃球運動員能雙手灌籃者不超過二十人。
我雖為後補,但每逢比賽開場前「跑籃」,教練就讓我先跑,表演一個雙手灌籃,全場掌聲雷動,我隊亦士氣大振。隊里最高的大楊身高2米02,每次都拍拍我肩膀以示鼓勵。
河南人大楊十分強壯,分組對抗時,我能感覺到他身上每一個部位都如鑄鐵般堅硬,踫上去立即反彈回來。
然而在蘭州的全國邀請賽中,大楊在另一個「高人」面前變成了手足無措的弱雞。那人就是四川隊2米18的石挪威。比賽上半場未結束,大楊五次犯規被罰下場。1米97的大姚上場不到八分鐘也五次犯規。
300公斤重的石挪威,背對籃板,站在罰球線上,接到隊友供球之後,單手握球,轉身一步就跨到籃下投籃。他就像一部強大的搖臂起重機,粉碎了我隊任何阻擋他的企圖。
幾位高過我的主力都被罰下場了,「該你上場了!」教練指著我,在我步入場地的剎那,教練沒有交代任何戰術,只在我耳邊大喊:「給我使勁狠狠的打那塊石頭!」
穿黃背心的石挪威迎面過來了,接近罰球線後停步轉身,眼前只見一堵黃色的牆在緩緩移動逼近,我的臉部陷在他巨大的背部肌肉群中,根本看不到他手里的球。待我稍退半步,抬頭望見一隻粗過我大腿的巨臂正划過藍天,我便用力跳起來往巨臂狠狠打去。
裁判哨音響起,判我打手犯規。嚴格地說我沒有打手,就是想打他的手也夠不上,只是打臂而已。跟手劈頑石的痛感一模一樣。
這樣的悲劇持續了好幾分鐘。我在這座鐵塔面前繞來繞去,又跳又打,石挪威始終未与我四目對接,他的視線只注視籃框,淡定自若地往里面不斷塞球。
我也被罰下來了,教練表揚我有兩點最突出,一是打手打到了最接近手的高度,別的隊友只能打肘,而我打到了前臂;第二是我在場上堅持了八分十五秒防守石挪威,比其他隊友的時間都更加長。
對於一個第一次上場打全國比賽的新手而言,我被表揚了多次,這還要感謝我那位八分十五秒的對手石巨人。
在去西安的列車上,我去四川隊的那節車廂找過石挪威,但巨人被幾個身高只及他腰部的小列車員包圍了,未能說得上話親自面謝。憨厚的石挪威還幫列車員拖地,那拖把拿在他手里就象一根牙籤晃來晃去。
說起來我的身高以及對籃球的愛好多少有點源自家族遺傳。
先祖父王瑞生身高跟我差不多,曾任1921年中華民國國家男籃隊長,出戰第五屆遠東運動會,擊敗日本隊与菲律賓隊,為中國奪回第一個世界級籃球冠軍。他的隊友中有一位清華大學的大學生孫立人,後來去西點軍校還當上陸軍司令。
身高雖然是籃球的主要條件,但也不是越高越好。
石挪威很明顯有巨人症,所以早歿於1980年,只活了五十歲。一些高人都有這種病。之前聽說姚明也有巨人症,但都被否認。但是我看他的下巴就不大成比例,而且他的傷病率也太高了一些。
另外,中國籃球界的高人的身高往往与體重不成比例,顯得單薄瘦弱。打過國家男籃的周琦身高2米18,體重只有90公斤,比我還輕,在高強度的國際比賽中很容易吃虧。
這次崛起的新秀「高人」張子宇在對澳洲隊的比賽中表現也大受影響,遭遇到慓悍的澳洲姑娘強力防守挾擊,比賽中對抗的強度出乎意料之激烈。結果她四次犯規,也未能參加最後幾分鐘的對決,導致中國隊敗北。䢍也說明了中國的高人仍須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走向世界籃球的巔峰。
不過,張子宇身材勻稱,也比較靈活,更可貴的是「有籃」: 命中率較高。她只有十七歲,技巧与體能大有提昇的空間。關鍵是最好她是否能夠像正常青少年一樣完成學業,身心健康發育成長,盡量避免過早進入封閉式全職專業訓練系統,更不要只以金牌為終極目標。
一個學歷完整、心智正常而又充滿熱忱的青少年,不一定要經過地獄式「金牌工廠」訓練才能出成績。紐西蘭五百萬人彈丸小國在歷屆奧運也屢屢摘金奪銀,人均金牌數還經常名列榜首。幾乎全部是業餘選手創造出來的。
巴黎奧運開幕在即,身體內里的體育細胞也在悸動,除了在沙發上坐穩,預備好熱茶和蛋卷,看電視上的賽事轉播。也開始寫些相關的文字,一如那些退役的戰士緬懷金戈鐵馬南征北伐,你只要當過運動員,就永遠忘不了場上競技的毅力与勇氣有多激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