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页 首页 华页专栏 紐轉乾坤 查看内容

「撻」的閑話

2024-10-16 13:36| 发布者: mpeditor| 查看: 318| 评论: 0|原作者: 南太井蛙

摘要: 「紐轉乾坤」很喜歡「豪域」Howick這幢農舍小屋,白色的圍欄映襯著紫色的薰衣草,挺拔的紅磚煙鹵,使人眼前浮現冬日圍爐的暖景。從小鎮盡頭的諸聖堂左轉,行數百步可達,寶藍色的海水就在不遠處熠熠閃光。小屋歷盡滄 ...

「紐轉乾坤」

  很喜歡「豪域」Howick這幢農舍小屋,白色的圍欄映襯著紫色的薰衣草,挺拔的紅磚煙鹵,使人眼前浮現冬日圍爐的暖景。從小鎮盡頭的諸聖堂左轉,行數百步可達,寶藍色的海水就在不遠處熠熠閃光。

  小屋歷盡滄桑,作過志願兵團飯堂、避難所、酒店、住宅及咖啡館。威廉.達爾迪船長1894年買下它時,用自己指揮過的縱舧船「三葉草」冠名此屋。盡管後來幾經易手,「三葉草」之名仍得以保留。

  現在的咖啡館又換了老板,原先典雅的挂畫与古董擺飾不見了,四壁空空。壁爐里本該柴火烈烈,卻塞滿他物,一片「久客未歸丹竈冷」的寂寥。

所幸咖啡依舊香滑濃醇,純素撻(tart)的味道仍然極好。鎮中退休老人在店中消磨時光,往往以一角素撻充作午餐。

「撻」是粵語譯音,中國原無此物。真正的「tart」乃英、法始創。

最早的「撻」應是駕船遠渡重洋的歐洲人帶入廣州的。

1920年時,一些廣州百貨公司為招倈顧客,請廚師巧妙改變撻皮及餡料,烘制蛋撻推出,立即一撻風行。其後由省城傳入香港的高級西餐廳。

五十年代初香港茶餐廳興起,蛋撻平民化,據說當時的「撻」是大號的,草根市民嘆下午茶一撻飽矣。

後來粵式茶樓也叫賣蛋撻了,尺寸變為小號,一碟三隻。蛋撻不可剪,四人同檯,就有一位冇得食。

粵人飲茶有「先咸後甜」的講究,蛋撻通常作為一餐早茶的終曲。這個習慣我帶來海外四十餘年也未改掉,在奧克蘭每次飲茶,燒賣可以唔食,蛋撻不可或缺。否則總覺得有點缺憾。

爾今在酒樓甫始落座,剛剛開茶,侍應就推車檯邊叫賣蛋撻.皆因已經沒有多少人懂得這個規矩了。

蛋撻之外還有葡撻

葡萄牙人早在1513年就到了廣東,在澳門孕育根植葡國文化風情百年之久。匪夷所思的是,舉世聞名的葡撻,要遲至1990年,因了英國人安德魯与澳門華人瑪嘉烈.黃的一段曲折浪漫史,才得以在澳門現身及發揚光大。

安德魯和瑪嘉烈開的餅店,烘制的其實是省港蛋撻的改良版,將原配方更改,又減了糖,只保留表面焦糖斑點的葡式蛋撻特色。其實有葡撻之形而無葡撻之實,但是令人難以抗拒,皆因的確入口酥化、香甜嫩滑。

夫妻店葡撻走紅後,華洋夫妻離異。瑪嘉烈.黃另立門戶開了「瑪嘉烈」餅店,還將秘方賣給「肯德基」,自此連國際速食巨擘也買葡撻了。

雖說以上關於蛋撻、葡撻的資訊網上都有,幾乎人人都食過,但這一美食背後的沿革變化卻激蕩了國際觀的思考。

  歐洲人發明的「撻」,在省港澳為華人所接受,汲取精華,予以改良優化,在地化之後再推往世界,最終成為百食不厭、百年不衰的國際性美食。

  中西結合,洋為中用,孰優孰劣,此長彼短,我昇你降。思考与爭論持續差不多兩百年,迄今未止不休。

其間又有多少寶貴歷史契機稍縱即逝,擦肩錯過。

究竟是相互排斥卑視好呢,還是相互取經借鑒更好?!

答案或在小小蛋撻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