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轉乾坤」 四十多年前,知道將別故鄉,与新婚燕爾的蛙妻去了京城以及江浙,對我依戀不捨的中華看多最後一眼。 「三八」婦女節那天奇冷,恰好人在西湖。 靈隱古寺牆頭綻放著早春的寒梅,如雪白花与朱紅院牆迴成對比。寺中僧人泡了一壺雨前龍井遞上,茶香撲面,奇妙的是即使茶湯滿過了杯口,鼓起如篷,仍不溢出。 人說寺廟品茗乃「禪飲」,當時只覺得是在「情飲」,与晨鐘暮鼓根本聯系不上。 我家曾經講究喝茶,兒時見過父親專用的十分精緻的茶具。後來因環境使然,買不到好茶,家父境遇又不佳。茶具棄廢,茶葉只剩一種劣質的茉莉花茶,家父遂以普通玻璃杯泡茶,呆坐凝視濁黃茶湯中小朵殘花漸落杯底,以消永晝。 很多年後我才明白,有時一杯劣茶也是難得的奢侈。 茶除了可以在家里喝,還可以到外面的市井喝。 南粵叫「茶居」,北方叫「茶館」。路邊還有茶攤,涼茶鋪。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廣州的茶居都有好幾種靚茶葉供茶客選擇,大銅壺里的水永遠滾熱,皆因靚茶還須滾水沖。隨父母北人南來,學會了飲茶時指叩桌面,向為你斟茶者表示謝意。 而在北平的禮數不同,主人遞上茶水,客人定必起立雙手接杯,畢恭畢敬說一聲: 「謝謝!」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廣州,辟有幾處園林茶室,可以相約好友三兩品茗。「天南第一峰」鄭仙岩就有一處,出國前与蛙妻常登白雲山去那里飲茶,號稱用的是九龍泉水,茶葉也較市面上的好。因為茶水費昂貴,客人稀少。 茶不同酒,宜靜品。「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 中國茶具一壺四杯成套,正應了「獨啜曰幽;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汎;七八曰施。」 我不太懂茶文化,有時見到「茶藝表演」也無法理解究竟是在搞甚麼。一旦上升到國粹的文化層級,就產生了誰來解讀、誰來制訂標準、誰來掌握市場的問題。 不過真正的問題來了,中國人的確是這樣喝茶的嗎? 中國人喝茶喝了幾千年茶,士大夫、文人雅士与市井之徒,各飲各茶,各施各法,并無定制。茶既是一種文化,也是生活「柴米油鹽醬醋」中的一件事。大都是在承傳之中逐漸演化,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積澱,習慣而成自然。并無那些裝模作樣的假戲。 西諺云:「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好的茶葉,同樣,這世界也沒有統一的茶道。如陸游所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茶,浸泡的是胸懷,品味的是人生。 以上是一位對茶有研究的葉博士的個人見解,我覺得他講得不無道理。 真要講飲荼的風雅,首先要講究的應該是不尚虛禮、不侈榮利的心境。如是方可講享受。享受是須要氣氛的,這就離不開適當的空間環境,性情相投的友伴。 有茶癖的林語堂先生認為,烹茶務須飲茶之人自己動手。因為真正的品茗鑒賞家常以親自烹茶為一種殊樂。大可不必摹仿日本茶道,正襟危坐、過分嚴肅和講究規則,反而破坏了飲茶的樂趣。 飲茶的樂趣有一半屬於自己動手烹茶。 當下的所謂「茶藝」多在宋代點茶和功夫茶上玩儀式感。商業味掩蓋了文化味。 現代生活緊張,要真正學習或推介中國傳統茶文化,首先宜將古法簡化,擷取精粹突顯之。基本的制茶、烹茶与品茶以外,還可以融入南北各地各族不同的茶文化。 更有人說,西人飲酒取其汁,華人飲茶取其氣。 這個「氣」,除了上面提到的「氣氛」,也包涵了個人的「氣」:胸中之氣是否清而不濁,雅而不俗。 通過飲茶達到個人精神修為及心靈洗滌,提升素質与品質,可能更接近中國茶文化的本真。也更能作為一種優質而有內涵的文化,吸引更多的外國朋友。 紐西蘭乃品茗佳選之地,先有台灣「璽龍茶莊」種出世界級精品茶葉,更有本土千年冰川淨水可取烹茶。社會和諧,人情淳厚,自然景致奇美,在此上帝後花園,有遇風日晴和,心手閑適,三兩知己,鼓琴看畫,聽歌拍曲之餘,一壺佳茗,香溢四座,豈不更加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