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要問現在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是甚麼? 十有八九會說是「物價太貴」。就連牧師在主日崇拜證道,都提到師母對百物騰貴多有怨言。 從飲茶的排骨燒賣到超市的生菜水果,樣樣起價。怪不得國家黨和行動黨都開了网站讓市民投訴,令工黨政府難堪。 個個都說貴,究竟貴到甚麼程度? 應該讓數字來說話。 老蛙查到一個Expatistan网站上奧克蘭的生活成本列表,結果嚇了一跳。 想更節省一些自己帶三明治,兩人份一天的麵包要2.84紐元,煎兩個雞蛋大概要1.6紐元,500克無骨雞胸肉要7紐元,1公斤西紅柿9紐元。1升牛奶2.61紐元。再帶一個「飯後果」,1公斤萍果要4.08紐元。 男士理髮42紐元,4卷廁紙3.79紐元,一管牙膏4.76紐元。 在貴區租85平米帶傢俬的住房,每個月要3664紐元,普通地區也要3002紐元一個月。 開車上班一升汽油要2.94紐元,買月票搭公交要213紐元。 有勞有逸同女朋友「撐抬腳」,去附近酒吧食個基本晚餐78紐元,拖手仔看一場電影40紐元。談情說愛歡樂今霄要118紐元,這還是最低消費。再「高大上」的去吃意大利餐,享受的就從開胃菜、主餐到紅酒和甜點的全餐要126紐元,再去看場歌劇要211紐元,中場休息飲兩杯香檳和紅酒就另計了。兩人卿卿我我一夜浪漫的代價起碼都要340紐元。 同朋友飲杯卡布奇諾,一杯要5.43紐元。 女仔去Zara或H&M買一件夏裝要77紐元,拎「占士邦喼」的有型男士買對商務皮鞋200紐幣,后生仔打球跑步買一對耐克或阿迪達斯要157紐元。 以上這些屬於洋人生活方式的開支,都是拉上補下的平均價,而且不斷有上落,僅供參酌。 華人很少去燭光晚餐或者聽音樂會,但華人超市里的東西也在不斷起價,從海天醬油到山東拉麵,價錢都在一點一點往上跳,生活成本上漲的壓力越來越大,個個荷包縮水。 這個网站還顯示,到2022年10月份為止,一家四口在本市每月平均生活費要8331紐元,單身也要4631紐元。 奧克蘭的生活成本之高已經名列全球226個城市中第29名,在大洋洲11個城市中排第2名。 大家不要以為澳洲會好一些,這個网站顯示悉尼同奧克蘭的生活成本其實差不多,甚至還要更高一些。 政府對油價減稅和生活成本補貼是暫時的,應對生活成本上漲只有兩個方法,第一是發展生意賺取更多利潤或者兼職和尋找更高薪水的工作,第二是釋放個人儲蓄存款。 另外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節衣縮食,不過「自己掣自己」,做人何樂之有? 不要忽略了退休的長者,他們的家庭支出增加了7.17%至9.1%。一些老人不得不動用儲蓄來支持日常生活的須要。政府正在指引一些手頭富裕的長者將儲蓄轉向基金一類的投資,以避免儲蓄因通漲而大大縮水。 新西蘭第2季通漲率已經達到32年來最高的7.3%,而澳盛銀行(ANZ)首席首席經濟學家左爾納(Sharon Zollner)還在電視上告訴大家:「物價可能還會繼續上漲」! 歐洲10%的通漲率已經導致民眾上街抗議,趁紐西蘭人的承受力和耐性尚未消耗殆盡,工黨政府要坐言起行盡快拿出可行的應對之策了。面對席卷全球勢不可擋的通漲浪潮,能夠選擇和實施的方案真的不多,因為這已經不是某個國家經濟政策的問題,而是全球性危機了。 睇到大家在超市買嘢,拿起想買的東西捨不得買又放下,那種寫在臉上的無奈,真是一曲市民的哀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