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ick175年慶典活動組委會寄來一封電郵告知,在下描繪鎮中皮克頓街的兩張水彩已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刊登。 Howick175年慶典是一個大型的活動,從藝展、表演、櫥窗設計、講座到著書立說,五花八門,時間之長,內容之多、陣仗之大,實屬罕見。須要報導的東西實在不可勝數,我的兩張水彩能由組委會在公共領域鄭重推介,說起來還有一段故事。 慶典活動組委會任命了兩名「文化大使」負責籌備華社參与慶典事宜,其中一位「大使」邀我參展,她為此還特地事先揀好了兩張我畫的Howick風景。 一家三代住在東區多年,很多畫的題材和文章的靈感都來自這里。我畫的水彩屬於西洋寫實主義,一向只參加主流的畫展或擺在主流的畫廊展售。華社藝文界名家輩出、大師林立,豈有余等置喙之地,所以這些年僅止於遠觀,不敢近看,更莫說涉足了。此次的確礙於人情難卻,便破了多年來自己立的規例,戰兢兢依約送出兩張塗鴉。 不出所料,那位邀我參展的「大使」突然告知,因為某人反對我參展并揚言退出,她又力爭不果,為了能夠讓活動繼續下去,不得不暫時收起我的兩張水彩畫。其時我正忙於參加另一個由著名藝術家Raewyn策展的「遊艇會2022藝展」,揀畫裝裱,頗費周章,對事并未十分在意。 換了其他老人遇到這種事,又奈任何人不得,頂多回家喝上兩杯二鍋頭,發幾句牢騷,罵幾句娘,此事就當作過去了。 我卻不能這樣,雖然我本人与主流社會及藝術界的交流是通暢的,但是那些人今朝得逞必來日故技重施,再去排擠他們不喜歡的人,長此以往這種海外華人獨有的「互害內耗」將成為華社的宿命,無休止地不斷循環重演。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受害者無法參与社區活動,并且在主流与華社之間形成一個雷區。 有鑒於此,我決定為維護個人權利而採取行動。 「這不是紐西蘭方式!」我在寫給組委會的信中如是說。 我在信中表示堅信組委會團隊絕對不會排斥任何有意參與的社區中人,但是我認為因為個別人「鬧場」而撤下我的畫,導致我參與慶典的權利受到了侵犯,故正式向組委員提出投訴与抗議。 組委會很快就正式回覆我,保証他們不會排斥任何人參与慶典活動,并會在了解整個事件之後給出一個說法。 不久之後,鄭重其事地將我那兩水彩畫在官網上公開推介,并且在highland park圖書館向公眾展示,就成為了組委會最堅定明確的表態和回應。 我還分別与兩位「大使」及其他相關人士晤談,還原了事件全過程,釐清真相,得知責任不在兩位「大使」及華人籌備小組。遂再度致函組委會表明個人對此事件的結論性陳述,并感謝他們包括兩位「大使」及華人籌備小組對此事的回應處理。 通過這一事件,我希望在紐西蘭生活的人們,都能夠學會以「紐西蘭方式」應對与處理問題,維護自己的權益。因為紐西蘭不是可以任意胡為、隨便亂來的地方。 本次慶典「文化大使」余超先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今天的每一秒都會成為歷史。」 老舊優雅的Howick經歷了175年歷史滄桑,成為各族裔人民安身立命的樂園。她的歷史將延續下去,這次萬眾參与的慶典,包括企圖排除一人但以失敗告終的插曲。每一個人說過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亦將成為歷史,并且被記寫下來,你我概莫能外。其中也包括正面与負面,積極与消極,陰謀詭計与無私奉獻……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歷史的一部份,至於能夠成為哪一部份,端視每個人的精神品格与所作所為了。 人活在世上應該讓自己和別人都開心快樂,仇恨怨懣只會讓一個人內心變得扭曲与陰暗,并且帶來健康的傷害。 在寫給組委會的信中,我引用了馬克.吐溫的名言:「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爭吵、道歉、傷心、斤斤計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因為一切都稍縱即逝。」 親愛的讀者們,你覺得此話是否正確?! |